以色列指责哈马斯在10月7日的袭击中对受害者施加性暴力,如强奸、残割生殖器等,尤其是针对女性;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一说法。联合国被指责无视关于这些暴行的指控。 阅读更多
加沙地带的第三批人质于周日获释,让接下来更多人质被释放,以及停火期得以延长的可能性增加。此前双方剑拔弩张的局势曾引发关于停火协议已经夭折的猜测。
协议将于周五生效,要求停止敌对行动至少四天,至少50名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将获释,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也会增加。据悉第一批人质共计13人将于周五下午获释。
这一口号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导致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乃至支持双方的美国人对此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它在美国引发了反犹主义的指控,并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美国继乌克兰战争之后又卷入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其印太盟友担忧,美国在国外的力量已过于分散,可能无法继续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以抗衡中国的力量。
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数千平民死亡。面对批评,该国官员辩称不可能在没有无辜者死亡的情况下击败敌人,并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应充分了解这种经验。
虽然动机各不相同,但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不仅对哈马斯给予道义支持,还开展了公开和隐蔽的信息宣传,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语言扩大其观点的全球影响力。
主张巴以各自建立并存主权国家的两国方案不仅在欧美外交圈得到了新的关注,更是悄无声息地引来了交战双方的权衡。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缺乏其他可行替代方案的现实。
在空袭造成数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之后,以色列对加沙发动了地面攻击。但其行动非常隐秘,外界在几个小时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分析认为,这种战略模糊性是有意为之。
拜登政府仍然支持以色列,但由于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升级,全球谴责以色列的行为、美国也爆发了分裂性的抗议活动,美国官员对以方的不满和批评日益增多。
以色列官员多年来对哈马斯的威胁做出错误判断,他们相信自己的军事和技术优势能让该组织得到遏制。内塔尼亚胡的国内政策引发政治动荡,其军方的情报收集工作也完全失败。
北京努力将自己定位为中东的中立调解人,但官媒指责美国加深危机,并重复犹太人控制美国政治的说法。在中国互联网上,反犹太主义和反以色列情绪激增。
以色列在加沙的轰炸已持续19天,袭击了7000多个目标,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激烈的轰炸行动之一。其打击规模、行动目的和造成的伤亡情况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尚不清楚以色列将于何时对加沙发动地面入侵。这将令以军付出巨大代价,也会带来很多复杂难解的政治问题:战争结束后加沙将会怎样?如果哈马斯被击败,谁将统治加沙?
高度城市化、哈马斯势力根深蒂固的加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战场,入侵加沙的地面战争可能会异常惨烈。美国官员担心以色列缺乏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敦促以色列推迟入侵。
多年来,人们普遍相信以色列保持着军事优势,哈马斯可以被有效遏制,阿拉伯世界正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不再需要理会中东。哈马斯发动的恐怖袭击打破了这一系列假设。
许多南方国家不满美国等国在加沙冲突中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认为西方在中东和俄乌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这已经影响到美国团结全球孤立和制裁俄罗斯的努力。
哈马斯拒绝公布受害者的具体信息,也拒绝媒体查验相关弹药痕迹的证据。其说法受到诸多质疑,但其对以色列的指责进一步激化了各方矛盾,加剧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动荡。
拜登访以展示支持之际,普京在北京与习近平会面。乌克兰和加沙的战争显示出全球政治格局已如何被重塑。中俄伊正在形成一个新轴心,与西方分歧日益扩大。
拜登此次冒险的战时之行旨在对美国在中东最密切的盟友表示支持,加强以色列根除哈马斯的决心,他也将敦促以色列在对加沙地带进行地面入侵时保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