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几十年来权力最大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国的公开露面都经过了精心安排。旧金山之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外界得以近距离观察到他比平日里更为真实的一面。 阅读更多
习与拜登的会晤反映了他有时不无矛盾的优先事项。他想让世界相信中国愿与美国接触,但也想向国人宣示,他将提升中国作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形象。
即使习近平近来试图稳定与华盛顿的关系,但他对美国的怀疑根深蒂固。在他的世界观中,西方寻求遏制打压中国,中共必须用铁腕统治和强大军力来应对威胁。
这是习近平自2017年以来首次访美。在中美关系面临挑战之际,他试图向商界表明,中国仍是有吸引力的营商之地,但不清楚这能否缓解外国企业的怀疑情绪。
李克强逝世引发的悲痛反映了公众对一个已被抛弃的改革与增长时代的失落情绪,那是一个经济前景更好、对私营企业更开明的时代。这也表明了中国国内对习近平领导的不满。
官媒称李克强在上海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8岁。他上台时曾承诺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并限制公权力扩张,但在习近平的权威下日渐被边缘化。
中国官媒称习近平希望纽森的访问将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近期中美官员和商界人士之间展开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提高了人们对习近平可能于下月访美的期望。
李尚福是今年第二位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清洗的高级官员。他和秦刚突然落马引发了对习近平判断力的质疑。此前,掌管中国核力量的领导层也突遭撤换。
五角大楼报告称,过去两年里,美国录得中国军队的“强制性和高风险”空中拦截显著增加;中国核武库扩张加速,极有可能已经积累了500枚核弹头,缩小了与美俄的差距。
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是国家副主席韩正。中国对此未做解释,加剧了外界对其外交政策机构处于混乱状态的感觉。此外,习近平本月也打破常规缺席了G20峰会。
李尚福已超过两周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美国官员的说法引发了外界对中国军方动荡加剧的猜测。对李尚福的调查说明习近平对其手下军队的信心可能出现动摇。
该草案公布后遭致大量反对。批评称其对构成犯罪的行为缺乏明确定义,可能会赋予当局监管任何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的权力,也将造成公众与政府关系的大倒退。
中国经济困境给习近平“指挥一切”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并可能对他的执政议程形成持久而棘手的挑战。面临诸多艰难选择,习近平也许不得不放弃某些控制。
这是2012年以来习近平首次缺席G20。分析认为,这可能表明他更喜欢金砖集团这样中国有更多话语权的小集团;也可能是因为他忙于应对紧迫的经济问题。
中共动员普通民众防范国家所面临的威胁,这场运动模糊了警惕和偏执之间的界限。年轻人成为当局特别关注的群体;与外国人有联系成为被怀疑的理由,影响到文化领域。
卢思位长期被中国当局监视,他在逃亡路上途径老挝时被捕,面临被遣返的可能。专家认为,中国以贸易和投资为手段对东南亚国家进行“长臂管辖”,要求其配合抓捕异见人士。
多年来,中国政府严格控制媒体对悲剧的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家属甚至无法公开哀悼遇难者。中共希望民众扮演服从和感恩的臣民,在任何情况下都歌颂其统治。
习近平对军方展开的反腐运动帮助他集中权力,为他后来改变整个中国树立了模式。但火箭军高层变动被广泛认为涉及贪腐,他对军队的忠诚要求或继续加强。
华盛顿希望台积电向台湾以外转移业务,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但近四十年来,台积电已投资数十亿美元扎根台湾,美国建厂计划也面临成本、管理和文化差异方面的挑战。
火箭军控制着中国几乎所有核武器,其两名高官被突然撤换引发猜测。习近平急于加强自己对这一敏感军种的支配地位,高层动荡或导致中国核武雄心暂时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