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计2023年和2024年经济增长前景更乐观,全球性衰退或可避免,消费者活力和中国经济重新开放是原因之一,但警告对抗通胀的斗争尚未结束。 阅读更多
在政府打击过度债务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多地楼盘烂尾。对那些为买房掏空积蓄、背负巨额贷款的人们来说,这些未完工的房子代表了他们破灭的梦想和未兑现的承诺。
美国此前一直要求荷兰与日本限制对华出口先进技术,两国与美国达成的新协议将有助于扩大拜登政府全面限制措施的范围,也将防止日本与荷兰企业抢占美国在华市场份额。
多地政府因财政压力减少天然气补贴,导致居民在寒冬中面临供暖难问题。专家表示,这场短缺暴露了中国能源监管和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弱点,也反映了俄乌战争的影响面之广。
厌倦了监管打压和新冠封锁的商界人士正带着家人和财富搬离中国。曾为内地企业家起到避风港作用的香港如今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新加坡。
刘鹤试图让外国投资者相信中国仍然具有吸引力,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但他面对的是一群谨慎的观众,商界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中国自身命运均存在担忧。
这是逾60年来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出生率持续下降和预期寿命的长期上升正将中国推入一场人口危机,这将在本世纪对中国及其经济,以及全世界产生影响。
2022年全年增长率为3%,不到2021年的一半,远低于政府5.5%的目标。中国放弃“清零”给经济反弹带来希望,但疫情走向和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问题仍令前景充满不确定。
新冠大流行、乌克兰战争、极端不平等的加剧以及中俄专制政权带来的新现实改变了达沃斯论坛。旧秩序已经解体,权力正从美国转移,但新国际体系的面貌尚不明朗。
中国曾强力打压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将防疫置于经济之上,但最近口风发生变化。这变相承认了该国经济的脆弱状态。尚不清楚这一转变能否恢复商业信心。
蚂蚁将这一调整称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尚不清楚此举对该集团恢复上市有何影响。此前中共对大型科技企业进行了强力打压,但近期有放松相关监管的迹象。
随着中国品牌凭借低价获取市场份额,12月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大幅下滑。中国约占特斯拉销售额的40%,被认为是该公司全球雄心的关键,但目前显示出对其产品需求疲软的迹象。
疫情期间印度涌现大量外送企业,激烈的竞争意味着更低的价格和更短的配送时间,也导致本就在极度不平等的社会中处于弱势的送货骑手面临更多安全和其他福利问题。
在华盛顿与北京敌意加剧之际,美国企业重新评估依赖中国工厂的风险。一些企业正将业务转移到离本土更近的墨西哥。这被认为是以区域网络为中心的全球化的下一阶段。
为阻止中国成为芯片领域的先进大国,美国大幅增加对芯片产业的投资,其规模堪比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但投资的增长可能无法消除美国在芯片方面对亚洲的依赖。
面对着新冠大流行和金融不确定性,个人和公司都在谨慎支出。高通胀、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动荡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中国日益面临国内外需求下滑的双重打击。
2022年夏末中国空置房产的数量是多少?苹果营收连续增长了多少个季度?时报交易录专栏检视了过去一年发生的重大新闻,并选出了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10个数字。
这款来自中国的短视频应用程序迅速征服全球,仅用了五年时间就获得了10亿用户——现在美国威胁要关闭它。世界上最大的病毒式传播机器能否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生存?
中国不再“清零”,但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私营部门前景堪忧,年轻人被迫寻找替代方案,考公和考研竞争激烈。他们在相对繁荣中长大,现实却令其充满挫败。
分析人士指出,被抑制太久的消费者支出不太可能迅速恢复。中国家庭也没有太多可供消费的现金,人们更倾向于储蓄。放开可能引发的健康危机也为经济复苏增添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