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向海外转移资金实施了严格控制,但随着国内经济疲软,一些中国富人正通过随身携带金条外币出境,以及在海外购买房产等方式,将数千亿美元转移出境。 阅读更多
随着房地产危机加剧给经济带来重负,中国领导人把目光投向城中村,希望借由改造项目启动建设,刺激经济。但重新开发城中村并不简单,且代价可能同样高昂。
中国和美国都曾从经济一体化中获益,这种共生关系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关系恶化,两国仍相互依赖,各自的角色无法轻易被取代。
据官方统计,中国10月CPI同比下降0.2%,食品价格下跌为主要因素。物价下跌可能是中国通货紧缩的前兆,在恶性经济状况下,家庭和企业对消费支出持谨慎态度。
IMF发布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年度评估摘要,对中国经济增长持更乐观看法。但该组织也表达了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担忧,并对中国银行系统是否有足够的金融储备提出疑问。
国有银行开始减少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的贷款,大量资金流向制造业,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等快速增长行业。但经济学家担忧这可能无法解决更广泛的经济问题。
碧桂园发表声明称创始人杨国强及女儿杨惠妍“目前在国内正常工作”。周三是碧桂园支付一笔美元债券利息的最后期限,该公司尚未表明是否已支付这笔款项。
政府继续向基建项目投入资金,并为制造业提供更多贷款,部分抵消了楼市低迷的影响。但房价的下跌趋势仍在抑制消费,出口激增也带来了国际政治压力。
多年来,从家庭、企业到地方政府,中国所有人都把赌注压在房子上,房地产变成了中国的经济支柱。如今随着楼市危机加剧,当局努力试图摆脱这种依赖,却加深了信任危机。
中国在电动汽车创新和制造上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对欧美传统汽车巨头构成威胁。蔚来等车企不仅有技术优势,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得以在承受巨额亏损同时保持增长。
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中国消费者正减少支出。咖啡店巨头的激烈价格战反映出消费降级的新趋势,这与北京希望依靠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背道而驰。
银行持有巨额房地产债务,政策制定者面临巨大挑战,可能在未来几年被迫花费巨额资金救助银行。但一场快速蔓延的危机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政府对该系统拥有广泛的控制权。
从贫困农村少年到地产巨头,许家印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象征。但随着恒大陷入债务困境,他也沦为犯罪嫌疑人彻底失势。许家印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
东北地区正危险地接近衰退:出生率急剧下降,适龄工作人口减少;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公共收入大幅减少。北京在该地区的政策仍侧重于制造业,缺乏提振消费的措施。
“中植系”出现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这些缺乏监管的金融公司向投资者出售投资产品,为开发商提供大量信贷。由于销售停滞,许多开发商现在无法还贷。
港府官员试图吸引西方投资者,强调“一国两制”仍然存在且运转良好。但国安法实施后香港政治上的变化已令许多企业失去信心,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也影响商界。
欧美商会发布的报告描绘了在华外企的艰难处境。复杂的监管措施和中国自身经济衰退等因素造成企业悲观情绪。但报告也明确表示,中国对西方企业仍具吸引力。
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进口化妆品牌却表现不佳。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国正在敦促中国修改对产品进行动物试验等监管要求,以促进进口化妆品在中国的销售。
8月全国零售额和工业生产略有提振,数据向好。消费者支出虽有所增加,但房价持续下跌,新房建设停滞;房地产投资同比暴跌近五分之一,降幅较7月扩大。
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从而释放了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但许多业绩疲软的企业不愿背负更多贷款。分析认为,未来数月央行还可能进一步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