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此前一直要求荷兰与日本限制对华出口先进技术,两国与美国达成的新协议将有助于扩大拜登政府全面限制措施的范围,也将防止日本与荷兰企业抢占美国在华市场份额。 阅读更多
在中国新冠病例激增、北京取消旅行限制后,欧盟周三“强烈鼓励”其27个成员国要求自中国入境的旅客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此前已有多国提出类似要求。
苏联曾是现代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与西方盟国联手取得了“二战”胜利。但它也导致数百万人死于饥荒和古拉格,开展了军备竞赛。解体30多年后,它投下的阴影变得更深了。
普京因入侵乌克兰被孤立、习近平“清零”战略崩溃,两人的威权主义非正式联盟受到了地缘政治和经济威胁的拖累。这也使得中俄关系对彼此更加重要,但也更加复杂。
在俄罗斯遭国际孤立不断加深之际,普京的亲密盟友梅德韦杰夫访问北京。习近平表示,中俄合作是“基于各自国情作出的长远战略选择”,并称将在乌克兰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
基于秘密作战计划、信息拦截以及对俄罗斯士兵和克里姆林宫亲信的采访,时报对普京的心态、俄军的失败以及美国为防止与俄罗斯直接开战所做的努力提供了新的洞察。
遭泄露的文件显示,俄罗斯官媒利用来自中国官员和右翼社交媒体的信息,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战争叙事版本。它们宣称俄罗斯正在获胜,中国是忠实盟友,西方联盟即将瓦解。
此前中国外交官与香港抗议者在中国驻曼彻斯特领馆外发生暴力冲突,英国要求涉事官员放弃其外交豁免权,中国最终召回六名官员。这进一步凸显出中英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军情五处处长表示,今年以来,伊朗已试图杀害或绑架至少10名驻英国批评人士,他还强调了来自俄罗斯、中国以及国内的伊斯兰和极右翼恐怖分子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
普京一直把石油和天然气视为权力工具,甚至将其用作战争武器。但他不是单独行动。他得到了世界上一些权力最大的领导人的怂恿,他们有相同的民族主义或威权倾向。
外界正试图厘清中期选举对美国在俄乌战争、北约,以及对华政策上的意义。分析认为共和党的胜利不足以推动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对华立场可能会更加强硬。
肖尔茨政府禁止中资公司收购一家德国半导体制造商,并阻止另一宗中资对生产关键基础设施的德国公司的投资。德国在贸易与供应链方面大幅依赖中国,引发政坛警惕。
肖尔茨还表示BioNTech在为在华外籍人士提供疫苗做准备。中方没有对加快进口疫苗审批的说法作出回应。让外籍人士优先获得进口疫苗的做法可能给政府带来麻烦。
关于普京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担忧正在升级,但美国官员称没有看到该国调动核武器。我们应该担心吗?普京是只想扰乱西方,还是试图向乌克兰施压?这里是一份解析。
俄军连番轰炸下,乌克兰为防止国家能源网彻底崩溃实施了分区轮流停电。夜幕降临之后,首都的生活像回到了中世纪,危险也伴随暗夜而来。但乌克兰人开始逐渐习惯黑暗。
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给德国埋下战略陷阱,而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更为复杂。肖尔茨访华在即,多方警告他警惕中国的经济胁迫。但他正谨慎行事,避免直接对抗。
战略文件称,俄罗斯构成“严重威胁”,但正在衰落;中国则被描述为“缓速”的技术和军事挑战者,需要长期关注。美防长称中国“是唯一的竞争对手”。
缅甸是东南亚唯一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国家,克里姆林宫也是为数不多认可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为“总理”的大国。缅甸获得了能源和弹药,俄罗斯则获得了新的客户。
报道称中国警察机构在荷兰设立两家“华人服务站”,以办事处之名开展业务以恐吓和监视中国公民。荷兰政府表示从未被告知相关机构的存在,正对此情况展开调查。
俄罗斯称乌克兰计划在自己的领土上使用“脏弹”,西方国家予以驳斥,并称这是升级战争的借口。这种武器是什么?威力有多大?美军是否制造过它?这里是一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