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国际

  • 被中国关押三年后,前CGTN主持人成蕾返回澳洲

    成蕾在中澳关系跌至低谷时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为由被捕,外界对此案调查过程知之甚少。中国外交部称其在服刑期满后被驱逐出境,她的获释意味着两国关系有所缓和。

  • 为何以色列安全部门未能阻止哈马斯袭击

    情报官员未能监控哈马斯使用的主要通讯渠道、过度依赖边境监控设备、对风险认识不足……情报部门和军方的一系列失误导致以色列防御系统遭到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破坏。

  • “这是一场大屠杀”:遭哈马斯致命袭击的以色列村庄

    哈马斯在以色列数十座城镇进行了血腥屠杀。时报记者深入禁区,见到了尸横遍野的惨痛景象。卡法阿扎是流血事件最严重的村庄之一,连老人幼童都未能幸免。

  • 关于达赖与中共活佛转世之争,你应该知道的

    随着达赖喇嘛年事已高,流亡藏人和北京方面围绕藏传佛教领袖转世合法性问题的较量愈演愈烈。新喇嘛如何被选中?蒙古又是如何卷入其中的?本文作出解读。

  • 新一轮巴以冲突与全球新秩序

    俄乌战争、台海风险和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都表明,世界正向多极新秩序过渡,美国不再是曾经的主导力量,也没有出现替代者。许多国家和政治团体更加有恃无恐地追求自身利益。

  • 陷入达赖与中共活佛转世之争的八岁男孩

    达赖喇嘛宣布一名八岁蒙古男孩是博克多十世的转世灵童,博克多是蒙古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北京坚称转世活佛必须由中共选定。这名男孩的精英出身也引发争议。

  • 新闻分析

    哈马斯袭击与以色列的“永恒困境”

    财富、充满活力的创业文化以及在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认可度无法永远掩盖以色列本质上的不稳定性,也无法令其摆脱自建立现代国家以来一直困扰它的冲突。

  • 关于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我们目前所知的

    对于哈马斯此轮大规模突袭,以色列政府、军方和情报机构似乎都措手不及。哈马斯是如何发动袭击的?以色列目前有何反应?这场战斗会演变为中东更广泛的地区冲突吗?

  • 普世价值观真的“普世”吗

    个人权利和自由真的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吗?美国曾被视为典范,如今正走向两极分化;中国和一些国家更强调集体利益,寻求建立不由西方主导的新秩序。

  • 美士兵越境被扣留70天后离开朝鲜,经由中国返美

    该士兵早前被韩国拘捕,后越境逃往朝鲜。在瑞典斡旋之下,他将离开朝鲜,经中国被送回美国军事设施。朝方称,其对美军内部怀有怨恨,对美国社会感到失望。

  • 夹在中美芯片战之间,韩国半导体巨头进退两难

    过去十年,韩国芯片出口一半以上销往中国。当美国扩大对华芯片制裁,豁免限期将至的韩国半导体巨头业务大受影响。但若过于靠拢美国,韩国又将面临遭中国报复的风险。

  • “拆除异性恋规范之墙”:公开出柜的韩国K-pop组合

    K-pop中LGBTQ元素并不少见,却鲜少有艺人出柜。QI. X自称是最早公开酷儿和跨性别身份的韩国流行团体之一,他们的使命不仅是制作音乐,还包括改变仍然保守的社会。

  • 金刻羽:中国被西方误解,拜登对华政策或适得其反

    金刻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信息流动非常自由,人民对和平也非常看重。她认为中国的威权主义未得到妥善理解,中美太过“意气用事”,这无助于让世界变得更好。

  • 新闻分析

    移除浮动屏障,菲律宾强势抵制中国在南海领土主张

    自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政府已发出信号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外交政策。此次行动表明,菲方将对中国的领土主张进行更强有力的抵制。南海争端进一步加剧。

  • 黄金的另一面:致命“炼金术”

    禁止汞的国际条约签署十年后,这种有毒金属仍在毒害贫穷国家。小型金矿开采者使用汞生产了全球五分之一的黄金。在苏里南这样的国家,中国被认为是主要的汞来源地。

  • 拜登接待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提及“二战”暗指中国

    拜登政府正寻求深化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应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拜登宣布将对该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称未来很大一部分世界历史将在这里书写。

  • 鸣笛、水炮与对峙:中国如何在南海展开军事化行动

    中国正在南海水域展开世界上最肆无忌惮的海上军事化行动。解放军在暗礁上筑起前沿作战基地,海警、海军和民兵舰队与其他国家的民用和军用船只展开对峙。

  • 华裔演员辞演“六四”音乐剧,或因担忧中国压力

    制作人表示,由于担心亲属在中国的安全,原导演和其他不止一名演员都已经退出。此事表明,对于与中国尚存联系的人来说,唤起人们对“六四”的关注可能遭致可怕的后果。

  • 关于加拿大指印度政府卷入谋杀案,目前我们所知的

    特鲁多称印度政府特工参与了在加拿大境内杀害一名锡克教社区领袖的事件。印度政府对此予以强烈否认。这一指控引发了两国间的外交争端,双方互相驱逐了外交官。

  • 联合国召开气候雄心峰会,中美未获发言机会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只有他认为认真对待气候行动的领导人才能被允许在大会上发言。在世界四大排放体中,只有欧盟受邀发言。峰会几乎没有达成新的具体承诺。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